返回首页

太极拳老架一路音乐mp3

来源:www.85922222.net  时间:2023-07-03 00:08   点击:2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太极拳老架一路音乐mp3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是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动作缓慢。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一、大脑安排下的意气运动 大脑安排下的意气运动,说明气是受意的指挥。此地方谓的气,是一种内气,不是人肺部呼吸的气。这种内气,中医理论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而来的,叫做元气、正气、先天气等。武术家把这种气叫做中气、内气、内劲等。陈氏称此气谓中气,是人所秉受于天,本来之元气。陈鑫的《中气辩》与《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两篇已讲得很明白。意是意识,是属于精神现象,亦谓之意念,古人谓之心,是脑的代称。因此意图即是用心,以意行气,即是以心行气。所以拳谱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我们知道了意和蔼的意义,那么打拳时的每动作,须先要经过大脑的想象,这就是用意,练习日久,自然觉得有气。太极拳的一动一静,促使人体生物电位升降。电位升高,则血液循环加速,血压降低,氧与血红蛋白也就迅速离解,人就会感觉到有气。这就是所谓内气的产生。这个气是听意的指挥,所以说,练太极拳是用意行气。至于呼吸之气,要任其自然,不可故意做作。呼吸要配合动作的开合,开则用呼,合则用吸,并使呼吸之气由丹田出入。

陈氏太极拳用腹部呼吸,动作的缓急与呼吸配合,有丹田内转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气沉丹田。太极拳的一举一动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沉着,久练之后,气才能收敛入骨,达到深奥的境界。

奎于所说的气到劲到的劲,是经过锻炼太极拳后获得的,所以只要意到气就到,气到劲也到。因此太极拳是一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的意气运动。拳论讲:“心如将军,气如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心是发令的,气是奉令而行的,气再运动身肢,所以叫做:“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弹性运动提出了将身肢放长的方法。方法是:(1)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2)含胸拔背(忌弓背);(3)沉肩坠肘;(4)开胯屈膝的旋转。

这四个方法是使身躯、脊背、手臂、腿部的放长。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长,但当引起伸长的外因消除后,肌肉就立刻恢复原状,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一种弹性,太极拳就是锻炼这种肌肉的弹性,经久放松与收缩的锻炼,也就能自然地加强身肢各部分的弹性,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素质;对于生理健身说可以使血管畅通,增强新陈代谢和气体的交换,能得到更多的氧气,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硬化;对技击方面,由于曰久锻炼这种肌肉弹性,可以产生一种拥劲。

掤劲是太极拳劲的基础,无论是捋、挤、按、采、捌、肘、靠都要有掤劲(推手的拥是对方按我,我以手臂捧住,不使着落,有向上之意的掤)。也可以说周身都要有这种拥劲,才能够做到当外力来时可以抵御和反击,所以太极拳有“拥劲永不丢”之语,在陈鑫着作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虚虚开张。”这就是说运动时要心静不乱,动作要轻灵细腻,肌肉、皮肤和骨节处处都要放长松开。

三、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螺旋运动中缠丝劲的实质不是平面的一个圈,而是立体的螺旋上升的。因为每动作是由掌心内外翻转,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是旋腰转脊。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一条其根在脚,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

缠丝劲的作用是可以将外来的压力因旋转而落空,在太极拳的术语中叫做化;同时还可以牵动对方的重心而乘势反击,术语叫做发。

在生理健身方面,这种螺旋形的缠丝劲能促使全身节节贯串地推动,对内脏器官能起一种按摩的作用,使显于外的神气发生鼓荡,因而可以健强大脑皮层,增强全身一切组织器官的功能:缠丝劲的种类可分为基本的顺逆缠丝和方位的进退、大小、里外、上下、左右等五对缠丝。顺逆缠丝劲表现于上肢手臂者,是顺缠手心转向自己脸部,逆缠手背转向自己面部。表现于下肢腿部者,是顺缠膝部由内转向外,逆缠膝由外转向内。

这个分类是根据陈鑫的着作《太极拳缠丝精论》而来的。陈鑫先生对每一个拳势关于缠丝劲运行的线路和经过的经络穴道,都讲的很清楚。缠丝劲的左右和上下的方位缠丝合成一个整圈,同时结合里外,使平面圈变成一个立体圈,这正是缠丝劲的螺旋运动的特点。其次,为了在练拳时有左右逢源、连随于人、节节贯串和周身一家起见,又有大小、进退两对方位缠丝的配合,以满足健身和武术上的需要。

4、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虚实运动,在这个特点的标题中提出的两个前题是立身中正和上下相随。说明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地转换,就可耐久不疲,是一种最经济的动力活动。

因此练太极拳时双手要有虚实,双足也要有虚实,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要上下相随地分清虚实,也就是说,左手实则左足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这就是上下相随,同时起调理内劲、保持中正的作用。

初学时划分虚实的比例最费工夫,可以大虚大实,此后逐步练成小虚小实,最后达到内有虚实而外面不见有虚实的境地,这是虚实的最深工夫。陈氏太极拳对虚实一事,极为重视,拳论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要以意念的虚实为虚实,还要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腿部由于要支持全身的重量,比较上部手的虚实要显现于外。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总要使步法的变换灵活迅速。

而且不但手与足要分虚实,全身各部都要分虚实。大概说起来,胸部关联着上肢的虚实,腰部关联着下肢的虚实,各部分的虚实,相互呼应且有相吸相系之意。太极拳的动作圆圈,在转圈过程中,虚实在变换。半圈为虚,半圈为实,虚实合成一圈,这就是阴阳变化的道理。

二、太极拳老架一路音乐加长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三、太极老架一路教学视频

如果有太极拳基础的话,一星期就可练会基本套路。但是如果提高的话,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如果没有太极拳基础的,一路招数有74式,不是很好练,你可以先练24式简化太极拳后,再去练一路,这样效果好,再就是可以跟个师傅学学。

四、老架一路太极歌诀

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

  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

  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

  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

  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

  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提膝推按

  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

  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十七、劈架子

  十八、翻花舞袖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

  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

  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五、老架一路太极音乐加长版大全

一共有8段第一段: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第二段: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第三段: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 25.单鞭 27.云手 第四段: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第五段: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第六段: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第七段: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第八段: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虎 71.转身双摆莲 72式 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