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吴阿敏吴式太极拳教学第二段

来源:www.85922222.net  时间:2023-07-09 07:26   点击:2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吴阿敏吴式太极拳教学第二段

32式太极拳邱慧芳属孙氏拳路。具体动作分解如下:

01、起势

02、右揽雀尾

03、左单鞭

04、左琵琶势

05、进步搬拦捶

06、如封似闭

07、搂膝拗步

08、右单鞭

09、右云手

10、野马分鬃

11、海底针

12、闪通背

13、右揽雀尾

14、转体撇身捶

15、捋挤势

16、右拍脚

17、左分脚

18、右蹬脚

19、进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

22、倒卷肱

23、右下势

24、金鸡独立

25、左下势

26、上步七星

27、退步跨虎

28、转身摆莲

29、弯弓射虎

30、左揽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势

二、吴阿敏吴式太极拳教学视频

吴阿敏从师于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秉慈老师,

三、吴阿敏太极拳教学视频

1. 起式(太极)

2. 揽雀尾(8)

3. 斜单鞭(2)

4. 提手上式(4)

5. 白鹤亮翅(4)

6. 搂膝拗步(12)

7. 手挥琵琶(2)

8. 上步搬拦锤(4)

9. 如封似闭(2)

10. 十字手

11. 抱虎归山(4)

12. 合掌揽雀尾(6)

13. 斜单鞭(2)

14. 肘底看锤(2)

15. 倒撵猴(6)

16. 斜飞式(4)

17. 提手上式(4)

18. 白鹤亮翅(4)

19. 搂膝拗步(2)

20. 海底针(2)

21. 闪通背(2)

22. 撇身锤(2)

23. 卸步搬拦锤(4)

24. 上步揽雀尾(6)

25. 单鞭(2)

26. 云手(180)

27. 单鞭

28.

高探马(2)

29. 左右分脚(4)

30. 转身蹬脚(4)

31. 搂膝拗步

32. 进步栽锤(6)

33. 反身撇身锤(2)

34. 上步高探马

35. 披身蹬脚(4)

36. 打虎式

37. 二起脚(6)

38. 双风贯耳(2)

39. 转身蹬脚

40. 搂膝拗步(4)

41. 手挥琵琶

42. 搬拦锤(6)

43. 如封似闭(2)

44. 十字手

45. 抱虎归山(4)

46. 穿掌揽雀尾(6)

47. 斜单鞭(2)

48. 野马分鬃(12)

49. 玉女穿梭(20)

50. 上步揽雀尾(6)

51. 单鞭(2)

52. 云手(270)

53. 斜单鞭

54.

下式(2)

55. 金鸡独立(4)

56. 倒撵猴(6)

57. 斜飞式(4)

58. 提手上式(4)

59. 白鹤亮翅(4)

60. 海底针(2)

61. 闪通背(2)

62. 撇身锤(2)

63. 上步搬拦锤(4)

64. 上步揽雀尾(6)

65. 单鞭(2)

66. 云手(360)

67. 单鞭

68.

迎面掌(4)

69. 单摆莲(4)

70. 搂膝指裆锤(4)

71. 上步揽雀尾(6)

72. 斜单鞭(2)

73. 下式(2)

74. 上步七星(2)

75. 退步跨虎(2)

76. 转身迎面掌(2)

77. 转身双摆莲(4)

78. 弯弓射虎(4)

79. 上步拦雀尾(2)

80. 单鞭(2)

81. 上步搓丝捶(2)

82. 揽雀尾(2)

83. 单鞭(2)

合太极(2)

四、吴式太极拳吴阿敏表演

吴式太极拳传统八十三式

吴式太极拳传统八十三式套路至今广为盛传。

它有松、柔、圆、缓、匀等特点,体现出完整直协调、使练者周身内外都获得良好的作用。

1.太极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上步搬拦锤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抱虎归山

12.揽雀尾

13.斜单鞭

14.肘底锤

15.倒撵猴

16.斜飞式

17.提手上势

18.白鹤亮翅

19.搂膝拗步

20.海底针

五、吴阿敏太极拳教程

不是吴阿敏。是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于1988年共同创编了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在创编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吸收了传统太极拳套路的技术精华。既保持了太极拳的传统性,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内容充实、风格突出、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同时又增加了难度。

六、吴阿敏吴氏太极拳

起势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抝步 5.手挥琵琶 6.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穿梭, 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吴阿敏吴式太极拳教学45式第一段第二部分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进步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左揽雀尾

12、右单鞭

13、右下势

14、金鸡独立

 第二段

15、左、右倒卷肱

16、右海底针

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

19、肘底看捶

20、左、右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第三段

22、云手(向左)

23、右高探马

24、右分脚

25、左分脚

26、左右打虎

27、右蹬脚

28、双峰掼耳

29、斜飞势

30、右迎面掌

 第四段

31、十字摆脚

32、搂膝左栽捶

33、左海底针

34、右闪通背

35、云手(向右)

36、左高探马

37、回身指裆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左迎面掌

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

44、退步搬拦捶

45、收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